我国近海污染有多严重?工业污染难辞其咎,水产养殖也有责任

  海洋生态环境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尤其是近海的环境,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影响。2015年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显示,我国近海超过80%的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近海污染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在2003年,我国近海特严重污染水质的海域面积是2.7万平方千米,2015年达到了4.8万平方千米,特严重污染面积增加了77.78%,目前这些数字还在进一步地增加,近海海域总体上呈现出持续恶化的趋势。


  ▲▲水下排污管道正在排放污水

  那么,我国近海污染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1.海湾污染

  2018年的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公报显示,我国近海污染主要集中在内湾和江河入海口,自北向南分别是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海、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海、珠江口。

  我国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海湾有44个,其中16个海湾在一年四季都出现了水质污染现象。这16个海湾全都分布在工业区与沿海城镇附近,陆源性的工业污染以及居民生活废水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来源。

  这16个海湾分别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颜色的深浅表示污染的程度,三沙湾、象山湾、镇海湾、三门湾、杭州湾污染最为严重,莱州湾、海州湾、乐清湾、水东湾污染比较严重,台州湾、温州湾、泉州湾、湛江湾、辽东湾、渤海湾、厦门湾污染相对较轻。

  根据海湾的水体交换能力与封闭程度可以将上述海湾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如台州湾、温州湾、辽东湾、莱州湾、海州湾等,开放性良好,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较强,因此这种类型的污染常常集中分布在污染源附近;第二梯队如三梅湾、象山港、三沙湾等,与陆地接触的面积很广,水体开放性差,污染的水质无法通过水体交换的方式排出,因而越积越多,污染也最为严重。

  2.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导致近海的重金属、硫化物、氰化物等有毒物质超标,会对近海的生物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

  在沿海各省市中福建的排污量最大,其次是浙江和广东,这与当地的工业发展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很大关系;在我国四大海区中,渤海的排污量最小,东海排污量最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黄海的六价铬和汞排放量是最大的,南海的铅、镉、总磷排放量最大。


  ▲▲上图中以杭州湾为例,红色区域是均为主要的工业园区。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界,大桥向陆一侧的水质一年四季都维持在污染状态,跨海大桥向海一侧海域的工业污染相对较轻,但靠近海岸的工业污染同样不容忽视。

  沿海工业的发展值得深刻反思——

  当沿海地区成为发展工业的首选地时,健康的近海环境、干净的水质是否注定离我们越来越远呢?

  3.富营养化污染

  国家海洋公报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近海受到富营养化污染的海域面积达到了56680平方千米,其中中度和重度的污染面积所占的比例达到了56.6%。重度富营养化污染的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长江口、渤海湾、杭州湾、珠江口。

  在江河入海口、排污口的水质营养含量丰富,因而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的鱼群游动,但是重金属及化学污染同样很严重,因此入海口、排污口的鱼虾在食品安全质量上是没有保证的,人为捕捞或烹饪这些地方的水产动物有相当高的风险。


  某排污口附近的水质

  近海水产养殖活动造成的污染有多严重?

  除了陆源输入,在近海的养殖行为也会对海水水质产生影响。2012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已经达到21809.3平方千米,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3%,由此产生的污染不能轻视。

  近海的养殖形式主要有网箱养殖、筏式养殖、围栏养殖、插桩养殖等,不同的模式污染机制不同,程度也有差别。由于网箱养殖、筏式养殖、围栏养殖在之前的文章都已经介绍过,因此这里以插桩养殖为例进行介绍。

  1.什么是插桩养殖?

  插桩养殖是在近海滩涂养殖贻贝、牡蛎的常见方式,可以分为打桩和插竹两种方式,打桩的材料可以木桩、水泥桩、石桩,打桩的方法是在退大潮之后将桩插入裸露的滩涂中。


  等到牡蛎长到上市规格时,养殖户就直接把木桩或竹桩连根拔起,直接用船运回岸上采收,如果是石桩,则在退大潮之后到海边采收。

  2.插桩养殖会带来怎样的污染?

  与网箱养殖不同的是,插桩养殖并不需要投喂饲料,但却会使近海的水体流动性降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内湾海域,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会选择在近海大量施用化肥,这是养殖海域氮磷超标的主要原因。

  同时设置在潮间带的木桩、石桩还会随着潮汐的涨落呈现出周期性的干露现象,这为一些大型丝状藻类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不断生长的绿藻在落潮时会粘附在石桩和木桩表面,在涨潮的时候会浮在水面,随着海流的运动大量聚集,增加了爆发赤潮的风险。


  ▲▲上图是滦河口密密麻麻的水产养殖区,养殖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海域中,对近海生态系统造成的环境压力十分巨大。

  对于其他模式,特别是高密度的鱼排,更是会在水体中产生大量的残饵、粪便、耗氧有机物、悬浮颗粒等,养殖废水也得不到处理,对近岸的海水只有纯粹的污染输出。

  近海养殖区污染的侧面反映——赤潮

  赤潮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生态灾害,它是一种或多种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突然爆发性增殖而使水体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能够引起赤潮的生物有60多种,以甲藻类、硅藻类和蓝藻类为主。

  比如甲藻门中的夜光藻(N.scientillans)在大量聚集的时候会形成粉红色的赤潮,夜光藻在海浪的冲击下,细胞内的荧光素会与荧光素酶发生反应而释放荧光,在夜晚时分会使整片海域发光。夜光藻赤潮如下图所示。


  ▲▲左图为被激发的荧光素,右图为蓝色的夜光藻赤潮。

  从赤潮的发生频率上也可以看出近海的污染正在逐渐加剧。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沿海只发生了3次赤潮,70年代发生了9次,80年代发生了74次,进入90年代就突然增加到了380多次。

  进入新世纪以来,赤潮的发生频次丝毫未减。2009年发生了68次,2012年发生了73次,2013年较少,但记录在案的也有46次。国家海洋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范围内赤潮总面积达到了3277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天津沿海,详情如下表所示:


  赤潮频繁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海水的富营养化污染,这种灾害会反过来作用于近岸的生态系统与渔业资源。赤潮藻类大量繁殖会漂浮在水面,使阳光无法照射到下层的海水,原先存在的海洋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当然也就无法正常生长。而海洋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一旦崩溃就会影响食物链上层的所有生物,最终导致局部海洋生态系统的瘫痪。

  赤潮藻类过度繁殖还会分泌大量粘液,这些黏液会阻塞鱼类的鳃丝,使海水鱼的呼吸系统受阻,进而导致鱼类大规模窒息死亡。消亡阶段的赤潮藻类会在细菌的分解下产生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进一步危害鱼类、虾蟹类、贝类的健康。

  很多赤潮藻类能够分泌对人类有害的生物毒素。滤食性动物(如牡蛎、扇贝、贻贝等)一旦摄食了这些藻毒素,就会在体内不断积累,通过食物链层层转递,最终会转移到人类的体内。

  能够对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赤潮毒素有麻痹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腹泻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西加鱼毒素、蓝藻毒素等。其中麻痹性贝毒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赤潮生物毒素。


  ▲▲赤潮的形成原因

  为减轻污染,近海养殖该怎么做?

  近海只要有养殖,就必然会产生污染,而养殖的主要污染来源是残留的饲料以及鱼虾的排泄物。为了减轻养殖自身的污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

  提高饲料的稳定性

  人工颗粒饲料投入到水中,有一个吸水膨胀、缓慢下沉的过程。如果饲料的稳定性差,投入到水中几分钟就成弥散状,鱼类就无法摄食,浪费与污染就这样产生了。为此,提高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延长饲料在网箱中下沉的时间,鱼类就有更大的几率能够摄食到饲料。

  尝试混养、轮养、立体养殖

  与池塘养殖一样,近海养殖也可以尝试多样城市的养殖模式。比如在同一片海域中可以在网箱中养殖鱼类,网箱外可以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底可以放养滤食性贝类。这样一来,鱼虾产生的粪便可以提升水中的氨氮含量,海带与浮游植物就可以直接利用;同时,大量繁殖的浮游植物也为滤食性的贝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混养、轮养、立体养殖模式图

  近海养殖向深远海转移

  深远海水体交换频繁、稀释能力强,并不存在富营养化污染的问题。事实上,已经有研究表明,深远海养殖还有助于增加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宏观上来讲有利于海洋物种的修复。同时深远海的水质清洁,养殖出来的水产品品质更好、更健康,也更符合当今时代的消费需求。